返家乡丨青鸟展翅,筑梦有我!北海学子风采展示(第三期)
发布时间: 2025-08-15 浏览次数: 10

一、乔美珂

专业班级:2024级大数据与会计专业1班

实习单位:旧县乡团委

实践感悟:

盛夏的风里,藏着青春与故土的约定。通过“青鸟计划”,我回到家乡的政务大厅实习,从敲开办公室门的忐忑,到能熟练为群众指引办事流程,这段经历像一把钥匙,打开了我与家乡的全新连接。

初入岗位时,我总把“高效”挂在嘴边,却在协助办理社保业务时犯了难:一位老人听不懂专业术语,我急着解释流程,他却只是反复问“能不能帮我儿子也查查”。前辈悄悄告诉我:“群众要的不是速度,是踏实。”后来,我学着放慢语速,把政策条文译成方言里的大白话,帮老人把信息工整抄在笔记本上。当他攥着我的手说“闺女比自家娃还耐心”时,我忽然懂了:基层工作的“效率”,藏在换位思考的细节里。

除了日常事务,我跟着同事走访社区,看网格员如何调解邻里纠纷,听商户聊经营难题,记录下“老旧小区加装电梯”“夜市规范管理”等民生诉求。这些曾在新闻里看到的词汇,变成了街头巷尾的真实关切。原来家乡的发展,就藏在这些具体的“小事”里,而每个为这些事奔走的人,都是默默托举城市的力量。

我在政务大厅的留言本上写下:“以前总想着远方,如今才发现,守护好家门口的烟火气,也是一种担当。”青鸟计划像一双翅膀,让我看清了家乡的模样,更让我明白:青春的方向不止向外飞翔,也可以为故土停留——带着所学反哺家乡,便是“青鸟”归巢的意义。

这段时光教会我的,不只是职场技能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:无论未来飞向哪里,都别忘了,身后这片土地,永远需要年轻的力量。

二、王饶澄

专业班级:2024级大数据与会计专业2班

实习单位:岚山区人民政府信访局

实习感悟:

在区信访局档案管理岗的暑期实习,让我对“平凡岗位的重量”有了真切体会。初到岗位时,我以为档案管理只是简单的收纳整理。但当接触到第一份信访档案时,我发现每一页纸都承载着群众的诉求:有老人关于养老金发放的疑问,有商户对营商环境的建议,还有居民对社区设施的期待。前辈告诉我,这些档案是信访工作的“备忘录”,既记录着问题的解决轨迹,也为后续政策调整提供依据。

实习中,我主要负责近几年部分信访档案的数字化录入。看似机械的工作,却藏着严谨的学问:每份档案需按“受理时间—问题类型—处理结果”分类编码,扫描时要确保字迹清晰,录入信息时必须与原件完全一致。有次因疏忽录错了一位居民的联系电话,导致回访工作受阻,前辈严肃地说:“档案里的每个字都关乎群众的信任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”两个月里,我见证了档案从零散纸张变为有序卷宗的过程,更从这些无声的文字中,读懂了信访工作“为民解难、为党分忧”的深意。如今再看那些整齐排列的档案柜,它们不再是冰冷的铁皮柜,而是连接政府与群众的“连心桥”。

这次实习让我明白,基层工作的价值不在于惊天动地的业绩,而在于把每一件小事做细做实。这份踏实严谨的态度,将成为我未来学习和工作中最珍贵的收获。

三、崔寒雪

专业班级:2024级大数据与会计专业2班

实习单位:中共阳信县委社会工作部

实习感悟:

在社会工作部门围绕贫困儿童开展实习的这段经历,像一面镜子,让我看到了贫困背后孩子们真实的生活状态,也让我对“帮扶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
(一)初见时的冲击与触动

第一次走进帮扶的社区,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孩子眼中的复杂情绪。他们有的怯生生躲在大人身后,眼神里带着对陌生人的警惕;有的却格外“懂事”,会主动帮家里干活,小小的身影承担着不符合年龄的责任。有个小姑娘,铅笔头已经短到快握不住,却依然一笔一划地在旧作业本背面练字,她说“想考出去看看”,那一刻,贫困的窘迫与梦想的执着形成的反差,狠狠撞了我一下。

(二)帮扶中的“双向成长”

我曾以为“帮助”就是给予物质,但跟着前辈走访时发现,孩子们更需要被倾听。有个小男孩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总被同学嘲笑,变得沉默寡言,我们每周陪他下棋、听他讲喜欢的奥特曼,慢慢他开始愿意抬头说话,甚至会主动分享学校的趣事。这让我明白,贫困带来的不仅是物质匮乏,还有心理上的敏感与自卑,精神上的陪伴和认可,有时比物质援助更重要。

而孩子们也在“教会”我什么是坚韧。他们会把别人捐赠的旧文具整理得整整齐齐,会在昏暗的灯光下坚持学习,会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感谢——比如偷偷在我包里塞一颗自己舍不得吃的糖。他们的乐观,反而让我反思自己有时的抱怨与浮躁。

(三)对“社会工作”的重新认知

以前觉得社会工作者就是“送温暖”,实习后才发现这份工作需要专业与耐心。我们要对接资源,为家庭争取助学金、物资;要观察孩子的心理状态,及时介入疏导;还要协调学校、社区形成帮扶合力。有次为了帮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申请教育补贴,我们跑了多个部门沟通材料,过程很繁琐,但当看到孩子妈妈眼里的光,就觉得一切都值得。这让我懂得,社会工作不是简单的“施与受”,而是用专业能力搭建桥梁,让困境中的人有机会抓住希望。 

这段实习让我真切感受到,贫困儿童需要的不只是“被看见”,更需要“被支持着成长”。而我们能做的,就是用微小的努力,为他们撑起一片更安稳的天空,让他们相信,生活虽有不易,但未来仍有光亮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(文案:乔美珂 王饶澄 崔寒雪 编审:王世浩 复审:姚灵忠 审核:张晓丽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