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假期间,北海国际学院守“河清”•保“安澜”•共护“黄河宁〞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分赴山东聊城、济宁、菏泽、德州等地,围绕黄河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,以实际行动深化护黄行动,在聚焦生态问题、挖掘文化内涵中,让青春力量融入母亲河的守护之路。
一、聚焦生态守护,用行动擦亮“河清”底色
同学们走进聊城东阿黄河流经处,跟随当地志愿者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来到河边公园,手持工具开展大规模垃圾清理行动。垃圾清理过程中,工作人员详解当地黄河保护工作的常态化举措,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黄河生态建设与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。在菏泽市曹县黄河故道湿地风景区,同学们结伴开展垃圾拾捡专项行动,重点清理景区大门旁、绿化带内的塑料瓶、废纸等废弃物,还细心对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分类处理。经过两小时劳作,景区环境明显改善,同学们也深刻体会到乱扔垃圾的危害与守护黄河生态的责任。
二、深挖文化内涵,以感知厚植“河宁”情怀
在济宁市文化馆、德州齐河黄河文化博物馆,丰富的文物、影像与场景复原,串联起黄河流域的文明脉络——从仰韶彩陶的斑斓纹饰到古代水利工程的智慧,再到新时代黄河生态保护成果,让同学们深切感受“母亲河”的厚重伟大,更坚定了传承黄河文化的责任感。东阿黄河国家森林公园内,同学们了解黄河在当地的重要地理位置,重温大禹治水功绩,为古人智慧深深赞叹,进一步明晰黄河作为文明摇篮与战略屏障的重要意义。与此同时,同学们面向民众开展黄河文化宣讲以及采访,用鲜活案例讲述黄河故事,深入触摸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。
此次活动过程中,同学们以“接地气”的行动聚焦黄河生态痛点,用“沉下心”的探索挖掘文化根脉。下一步,北海国际学院将持续探索科技赋能护黄行动的路径,让生态守护更精准、文化传承更鲜活,以青春之力助力黄河“安澜”长流。
(文:王饶澄 编审:王世浩 复审:姚灵忠 审核:张晓丽)